从目前国内民间陶瓷收藏看,元青花的收藏一直是热门的,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多的。民间是否有元青花我们认为是用不着去争论的,问题在于谁的是真元青花?谁的是假元青花?那么如何判别元青花的真假呢?当然请教专家是很重要的,但是关键还要靠自己,如果自己连一点鉴别真假元青花的能力都没有的话,很好别去收藏什么元青花,否则收一个假一个,不信可以到景德镇去看看,有多少生产出来的假元青花已经销售出去和正在等待销售。所以,收藏者务必要提高自己鉴别真假元青花的能力。
下面我们试从胎釉、钴料发色两方面提出真假元青花鉴别的一点粗浅体会,以与众多元青花的收藏爱好者进行交流。
元青花的胎釉与目前仿品的对比
耿宝昌先生说“(瓷器)胎如人的身躯,釉面好似各色服饰”,此话极有道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由于胎釉原料成分、拣选方法、烧造工艺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因而胎釉往往成为古瓷鉴定的首要依据。
然而,许多收藏爱好者常常轻视、甚至忽视这一重要的鉴定要素,而是更多地关注于青花图案。诚然,青花发色及其图案布局是一个重要的鉴定依据,然而,如果片面地留恋于纹饰,势必导致按图索骥,这对于古瓷初学者来讲是更应当注意的问题。我们常常遇到很多爱好瓷器的朋友,他们一开口就是讲自己的藏品和某拍卖公司拍出高价的某件瓷器或某博物馆馆藏的瓷器图案完全相同,甚至更好。为了证明,他们还把每个纹饰都放大拍照,以此作为对比,并乐此不疲。其实,瓷器的纹饰布局是更高层次艺术的产物,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没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是不可能真正领会到个中滋味的,更谈不上从中体会到其用笔、用墨(青花料)及构图布局的特征,并以此帮助鉴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痴迷于单独以图案断真伪和时代呢?难道大家都疯了?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农耕文化是主流文化,而手工艺一直处于“三教九流”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崇,造成人们本应有的基本的文化艺术素养的严重缺失。正因为如此,人们有一种侥幸而愚昧的思想,以为读了几本书,看了几幅画,自己就懂瓷器了,也就开始搞收藏了,于是在古瓷收藏领域就产生了众多倾家荡产买了一屋子假瓷器的所谓藏家。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民间普遍存在的现象。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强调胎釉对古瓷鉴定的基础性作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顺鉴定程序的先后关系,以便初学者能循序渐进地深化对古瓷的认识。
元青花胎质较粗,有不规则的气孔存在,这是由元代胎土淘洗不精,存在杂质,烧造过程中有机物质在高温下分解气化留下空隙而造成的。而且胎中往往不规则地分布着黑色的小颗粒,这是胎土淘洗不精而留下的有色金属在烧造过程中被氧化形成的(图1~4),这些气孔和黑色小颗粒都呈自然的不规则分布状态。
有很多朋友在谈到瓷器的胎质时,往往很简略,只注意了是粗还是细,而没有在大脑里存储这样的图像和信息:粗,粗到什么程度?像什么样子?我们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见到典型的器物或者局部特征时,马上铭刻在大脑里,回去马上查阅资料,与以往见过的器物进行类比和整理。只有见得多并且牢牢记住其特征了,在遇到相应器物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即使同是元青花,其胎质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更要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多看实物,比较归纳。如图4的瓷片,其胎由于烧制温度低而十分粗疏、干涩;而图l~2中的瓷片,烧制温度高,胎质较致密而有一定程度的油腻感。
现代仿品由于原料和工艺的原因,其胎往往显得很细密,给人以很紧的感觉。而且往往气孔率不够,不能做到像元青花那样自然(图5)。在鉴定真伪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点,平时也要注意多进行真假胎骨的对比,随时了解作伪技艺的变化,只有在这样的反复比较中,我们的鉴定欣赏水平才能一步步得以提高。
在鉴定时必须注意胎土淘练的纯净程度与烧结的致密程度。很多收藏爱好者往往对此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而这恰恰是古代制瓷工艺痕迹的体现,代表了当时的时代风格。
对完整器来讲,胎质的特征主要是从器物底部表现出来的。因为元青花的底部处理并不规整,因而上述胎质的特征在此处很显著,我们可以据此进行初步的真伪鉴别(图4)。有些朋友在鉴定胎质时,往往只粗略地注重器物底部的火石红。其实火石红是瓷器烧制过程中由于铁的氧化而造成的,受含铁量的高低、烧成气氛的影响非常大,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并不是鉴定的重要标准。相对来讲,其胎质的致密度与纯净度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釉面也是古瓷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釉质的粗细,施釉的薄厚,光泽的新旧,釉面的光润与干涩,这些都是我们在目鉴时应该留意的。元青花一般施釉较薄,釉质细腻,光润度非常高,用手摸上去十分温润光滑,光泽感强而不耀眼(图6~8)。
现在的仿品釉面有两种:一是釉面有光泽,玻璃质感较强,但缺乏温润感;另一种却是釉面光泽度全无,整个釉面苍白呆板,毫无真品釉质灵动而富有生命力的特征,给人以干涩沉闷之感(图9~10)。如果釉面没作旧的,则灵动性和透视感差;如果釉面作旧的,则无温润感,且摸起来刺手。
青花钻料发色与现代仿品的对比
元青花之美与其钴料发色密不可分。成熟的元青花色浓而不艳、深而不杂,十分纯净。我们在鉴赏时必须十分留意其青花色相。从上面的几张色料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工艺上的原因,元青花发色虽然有天蓝、深蓝到发黑的差别,但其总体气韵是一致的。元青花钴料在釉下通常还有两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一是呈小点状分散在釉上和釉下,给人的感觉十分独特,如同炸开的冰花一般(图11叶和茎的边缘);二是有陷入胎骨的铁锈斑,或呈褐色,或呈黑色,多聚而不散(图12)。其出现是随画笔的走势而自然形成的,所以往往可以见到运笔的笔触。我们在鉴定时一定要细心体会这些细小的地方。而大多数的爱好者往往只是对着书本按图索骥,看大概的纹饰。鉴定前辈们经常强调:古玩这一行,不能“大概、可能、也许”,必须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
现代的仿品色浓而艳、深而杂,总体浑浊,一眼望去,沉闷而让人压抑(图10、13)。其色漂浮感非常强,不像真的元青花那样从胎体的深处发出来,因而缺乏失透感,造成了色浮的现象。其模仿的铁锈斑或呈蚕样弯曲状,或呈开水沸腾溢出状。前者浮在釉表面,形态僵硬,后者大片相连,深入胎骨(见图13中牡丹花)。
很多人在收藏元青花时,一味依据书本,紧记“进口钴料,高铁低锰,铁锈斑深入胎骨”。钻料发色究竟像什么样子,一定得老老实实从书本到实践,从实践再回到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亲身体会,建立起自己的大脑资料库。任何故步自封的结论,只会造成重大失误。
以上简单地论述了元青花及仿品在胎釉和钴料发色方面的差异,在实际烧制过程中,由于窑温和烧造气氛的不同以及浓淡的差异,均会使其面貌千变万化,因而这更需要我们大量地看实物,留意其细微之处。翻阅相关书籍时,要注意多方面的比较,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从中总结出本质性的规律,从而真正认识元青花的本来面目。
总的说来,元青花的胎、釉以及青花发色涉及到工艺和艺术两方面的问题。对于陶瓷的制作来讲,工艺是其基础,绘画是其灵魂。我们在鉴定工作中,应该结合其制作工艺,真正复原古瓷的本来面貌。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面对大量的仿品,才能真正做到心静如水。而对广大的收藏爱好者来讲,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放下面子,虚心踏实地观察——实践一讨论——再观察——再实践——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