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民国陶瓷似乎有点耐不住寂寞了。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类似“民国陶瓷5年涨了10倍”、“价比官窑”的说法频频出现,而“不花几万块就买不到好民国陶瓷”这样的声音在收藏圈里也多有耳闻。
如果你经常逛古玩市场,也许就会注意到,经营民国陶瓷的商家比两年前多了不少,不管是经营高古瓷、明清瓷还是金石字画等其他门类的店铺里,几乎都能发现民国陶瓷的身影。需求决定市场,看来收藏民国陶瓷的人越来越多了,价格也自然涨了不少。像民国时期一对一般画师所绘的粥罐,5年前多也就1000元,如今至少要3000元;民国时期二三流名家所绘的桃花美人瓶,5年前肯花2000元买的人屈指可数,现在价格翻番不说,如果想找到成对的、品相好的还真不容易。
其实,民国陶瓷的市场行情从2005年开始就稳步提升,这两年涨得更快一些。民国陶瓷里堪称“代言人”的要算是珠山八友了,其作品的艺术价值早已为广大藏家认可,一路引领民国陶瓷市场价格。在2009年秋拍季,刘雨岑、汪野亭、王大凡、张志汤绘制的粉彩瓷板拍出了89.6万元;一对汪野亭粉彩缠枝莲地开光山水铭文瓶则以1 1 3万元易手。“堪比官窑”的说法看来还显得保守,难怪有人说,民国陶瓷也快玩不起了。
在一些资深藏家眼里,没有珠山八友的作品就不能算玩民国陶瓷,但现实情况是,珠山八友的作品已属凤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目前市场上见到的署名珠山八友的瓷器,好一点的是民国同期仿的,大部分则是现代仿的,即便出现真品,价格也不是一般收藏者能够接受的。所以,珠山八友对于民国陶瓷收藏来说更多时候只是起到“风向标”的作用,真正让民国陶瓷市场变得活跃的另有其人。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目前市场上更为抢手的是民国时期的“小名头”之作,其价格的不断上涨让他们成为了民国陶瓷市场真正的生力军。这些人包括汪友棠、方云峰、张志汤、段子安、王云泉、余文襄、刘希任、李明亮、汪小亭、涂菊亭、陆云山等几十位绘瓷高手(称他们为“小名头”,只是相对于“珠山八友”而言,其实并不恰当,姑且用之)。他们或师出名门,或画风独具,名气虽然稍逊珠山八友,但艺术造诣绝对称得上一流,其作品的收藏价值如今被人们越来越看重。
在很多收藏类网站的民国陶瓷专区,关于这些“小名头”作品的帖子越来越多,点击率、回帖率都很高。不仅关注的人多,而且众多收藏者积极探讨交流,对他们的作品研究得越来越细致,谁的仕女画得好、谁的花鸟更出众、谁以山水见长等,甚至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和优劣都分析得井井有条。
说起这些“小名头”的作品,无论在古玩市场上还是网络上,交易都比较火热。随着收藏者认识的逐渐深入,他们的作品价格基本上比5年前涨了两三倍,像汪友棠所绘的一对品相完整的帽筒原来大概七八千元,如今差不多要两三万元。而那些能代表作者风格特点的精品之作往往会受到更多关注,市场价格还要更高。
再看2009年的拍卖市场,这些“小名头”也是捷报频传:曾龙升的罗汉座像在中国嘉德秋拍中以8.9万元成交;王云泉的粉彩山清水秀瓷板在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以23万元易手;余文襄的粉彩瑞雪兆丰年瓷板插屏更是以高达92万元的价格成交。
对民国陶瓷收藏者来说,珠山八友的诱惑是难以抵挡的,有实力的藏家自然会一掷千金,而如果从艺术角度考量,兼顾投资和收藏,“小名头”未尝不是好的选择。相比于珠山八友,“小名头”作品的价格相对还很低,增值潜力不容小视。
后要提醒的一点是,收藏民国陶瓷选择名家之作没有错,但不能盲目迷信名头。比如珠山八友,他们的作品也有很多应酬之作,艺术水准并不是太高;相反,一些名气稍逊画师的精心力作,其艺术水准并不输于大名家。对于具备一定鉴赏力的成熟藏家来说,他们宁可选择小名家的精品佳作,也不会购藏大名家的应酬之作。艺术价值才是决定价格的关键,精于此道者,可能会以相对低的价格购藏到好东西,而对初学者来说,如果受名头所累,那么花大价钱购藏的东西也未必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