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使用的青花原料为进口青料。两朝青花瓷器由于用料相同,纹饰风格也大体相似。尽管通过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对明代御窑遗址的发掘,在研究断代上取得较大的进展,然而,在一些学者研究中,永宣不分的问题,依然是存在并值得探讨的问题。
永乐青花瓷器生产的目的,是以外销为主。景德镇明御窑厂发掘证明,出土的青花瓷器中外销的比重极大,而所谓御用器数量较少。它的造型、纹饰虽然与元青花有了较大的不同,但因时代不同,元代青花以大盘为主,明初的青花瓷器为适应当时的伊斯兰文化需要,除用波斯蓝为装饰外,其造型多模仿伊斯兰文化传统的金属器式样进行生产。
永乐青花瓷器的呈色效果,决定了永乐青花瓷器的特征。由于元青花装饰要求多层次不留地的艺术风格,不得不对青花原料进行提炼和改造,使青花原料与装饰艺术达到完美的效果。永乐青花瓷器呈色的一个大特点,恰恰与元青花瓷器呈色相反,是对青料固有性能的发挥和利用。永乐青花则要充分地利用与发挥青料固有的性能改变其装饰方法与艺术风格。这就是永乐青花与元青花瓷器的根本不同。永乐青花瓷器为了充分地发挥进口青料的呈色效果,一般使用的青料较厚、呈色浓艳、线条粗狂,不仅有较重的黑色结晶斑块,而且还有较重的晕散与流淌现象,严重时纹饰往往产生渗入胎骨的现象(程度不同);用手抚摸时有凹凸不平感觉,甚至好像先用工具雕刻后再填青料一般。为了表现青料所具有的晕散特征,除加厚使用青料外,还要提高烧窑温度加以充分发挥。这正是永乐青花所要表现的一种天然成分的青花现象,所以永乐青花烧成的温度与其他各朝的青花相比是过高的,而永乐青花现象也随着用料的薄厚与温度的高低有所变化。
然而在元青花瓷器中绝对要避免和去掉的缺陷,在永乐青花其此种却成了一大特征。正因为含铁量高的进口青料所具有的性能,而形成永乐青花装饰图比较舒朗、多缠枝花与折枝花装饰纹样,这种现象显然与元代多层次、不留地的风格不同。永乐青花瓷器把这种青料在元代为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力条件,应当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或审美情趣的不同表现。
宣德青花瓷器继永乐之后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宣德皇帝对青花瓷器具有特殊感情,皇宫对青花瓷器需求量极大。尽管宣德皇帝在位10年,真正烧瓷的时间也不过只有8年。据文献记载和传世至今的宣德青花瓷器数量如此之多,大大超过了其他朝代,这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怀疑。是否可以这样讲,青花瓷器真正成为皇宫之需、设置官窑而大量生产就应当始于宣德朝。因为元代以及明代永乐时期,青花瓷器生产绝大多数是销往伊斯兰国家,而宣德时期则是为满足皇宫中的大量需要而生产。宣德青花瓷器上绝大多数署有大明宣德年制官窑款,表明它们是皇宫专用之物。伊朗与土耳其的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中国青花瓷器。从元代至明代洪武、永乐早期都有,唯独没有一件宣德时期青花瓷器的收藏。相反永乐时期为适应外销需要而烧制出口到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仿伊斯兰金属器造型生产的青花瓷器,宣德时期加以继承并署大明宣德年制六子楷书款。因此,关于宣德青花瓷器生产的性质是很明显的。
正因为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都是用相同的青料绘制的,所以如何加以区分,就成为一大难题。
永乐、宣德青花瓷器生产性质不同,服务对象及青花瓷器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装饰、造型、艺术风格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青花原料虽然决定着青花瓷器的呈色效果,但青花的烧制,对原料的提炼加工,绘制时的浓淡厚薄及施釉、烧成温度的高低等,都会对青花发色产生一定的影响。
宣德青花的呈色有如下三种:
宣德初期的青花继承了永乐青花现象,用料较厚,发色浓艳,黑色结晶斑点与晕散现象,烧成温度高。其时代应当属于宣德初期的。有的器物上带宣德年制款。这类青花瓷器在数量上所占比重不大,温度过高。
在宣德青花瓷器中占绝大多数的青花瓷器,特别是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的青花瓷器,据文献记载于景德镇御窑遗址发掘出土的青花瓷器相印证,它们应属于宣德后期烧制的。宣德后期的青花瓷器,代表了宣德青花瓷器的本色及烧造水平。从青花呈色效果上看,是对青花烧制温度过高的改进。两者相比,永乐青花呈色深,且流淌大黑色结晶斑点,线条晕散严重,纹饰不清晰青料凹入胎骨的现象也为明显。尽管宣德青花也具有以上特征,但较之永乐时期青花要轻微的多(温度适度)。因线条稳定除花卉装饰外,绘人物等装饰纹样也逐渐增多起来。
在宣德青花瓷器中,还有一种施釉较厚,釉中气泡细小密集,直接影响到青花的呈色(温度偏低)。这类青花瓷器数量较少。也带有宣德年制四字款的,这种四字款是沿袭永乐年制款而来的,其时代应属于宣德初期。温度偏低显然不利于进口青料的呈色,这类青花可能是从永乐青花现象转变到宣德青花(温度适度)的一种过渡性或实验性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