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绘画艺术是艺术家抒发情感的一种状态。陶瓷绘画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它是在陶瓷载体上绘画,绘画完成后还需要经过一定程序的加工,才能显示其成功与否。陶瓷绘画艺术它既美化了陶瓷载体又再现了文化品味,让欣赏者赏心悦目。可以说它的文化层面是大美精神的承载,是主观意识化的状态,因此它的艺术状态行为是独创的。例如:陶瓷青花艺术,它的状态魅力在于;色泽单一却显高贵素雅。“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青花之美,美于幽静,青花之色单与任何一种颜色相比都略显幽暗,就如同一块美玉,温润、淡雅、清澈,但易碎的特性使其更加弥足珍贵。其次造型的创造应该是展示视觉的力度、节奏的变化、生命之美态;笔墨形式的创意,要呈现神韵、氤氲之气;色彩的渲染状态,应达到色彩斑澜的诱惑力、色彩辉煌的冲击力;构成的态势,要以画面的整体感、和协性、大气、现代感为美,包括吸收现代的平面构图、立体、几何构成以及打破时空的构成等。总之,陶瓷绘画艺术是唯美之术,是创造神态、品位、格调的状态之术。
陶瓷绘画艺术形式中的生命体现在立势,势在艺术状态中是一种态势,它是以生命的动静、虚实取势,这种势产生节奏变化,产生氤氲之表象,所以立势是激活陶瓷绘画艺术的重要手段。然而,立势必须以文化含量为底蕴,方能隐现出陶瓷绘画而独有的书卷气、文质气,达到诗情画意的视觉艺术效果。
立态势即是立象。立象之味、立象之气、立象之势,归根结底是立神似之象,这是中国画意之精髓。也正符合陶瓷绘画艺术,因为陶瓷绘画艺术有“瓷上国画”之称,它容纳了国画之精髓。民国时期粉彩瓷绘受中国画影响,绘画大师以瓷代纸,瓷绘工艺出现了国画艺术效果,并成为一种时尚,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具体说瓷画艺术是在追求一种艺味、趣味,即有意味的形式,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不管你采用什么方式、方法、手段,终都是为了达到气韵生动的奇妙之态。例如:一个不经意的生活小景或片断,没有媚俗地向你感官推销,而是让你从容地进入画面,由此产生一种状态。在不大的空间里,你却有一种别有洞天般的艺术感觉;在有限的时空内,你会体验到一种无限的、不紧不慢的精神漫游,这种精神漫游让你既感受不到深重,更看不见广告式的说教与灌输,而是在虚静中让你体验生活的真实,产生与众不同的立象之意。
艺术人生是短暂的,能把握住成熟期是艺术家的头等大事,通常成熟的上佳年龄状态大约是四十至六十岁,或五十至七十岁,也就是二十余年的辉煌的创造期。这个阶段艺术家的世界观、方法论已基本确立,智能、技能、体能都在上佳年龄段上,谁能把握、发挥这个优势的年龄状态,谁就拥有艺术,成功的可能性便大。如果超过和失去这个高峰状态,不管你有多大的才华和雄心壮志,再也找不回流失的时空,可能成为终生的遗憾。
遗憾的失去时机是多方面的:一是真正的艺术观没有确立。缺乏对艺术的虔诚性、坚定性、献身性,见异思迁,半途而废。二是思想方法有误。学习和创作的方法犹如军事上的战机,贻误战机,战略目标则达不到,错过美好年华。艺术标准是无止境的,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奋斗一生成功者甚少,那么成功的方法是什么呢?我认为关键是抢占时空,因为时空对艺术家来说就是生命、就是艺术。三是缺乏艺术家的人格力量。真正的艺术家是懂得事物规律的,而陶瓷绘画艺术之规律是大器晚成、大智若愚,所以须奋斗终生不敢懈怠。通常说人品即画品,人品好才能产生人格的力量,才能把握住名利、得失、金钱与艺术的关系。在艺术人生中,只有艺术是永恒的,其他只是过眼云烟而已。
因此,成功的陶瓷艺术家必须具备大美的人格魅力,方能在艺术的实践中远见卓识,畅怀大鹏之志,奔向艺术状态的宏大战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所有这些使我们可以期待,进入状态的陶瓷艺术家会沿着其思想力度的理性去自然而然地参与生活,而不仅仅是让理性躺在生活的沙滩之上。在时尚中,我们丢掉的是一种耐心,以及在耐心基础上的理解与领悟,而生活中的体验与思考,使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形式与感官的刺激,更多的是参与生活所揭示出的一种状态、态度、思考及弥而不散的状态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