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文物修复的常见误区及完善建议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瓷器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远古时候人们发现通过烧制陶土得到原始瓷器开始,它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瓷器来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所以在瓷器文物的保护工作过程中修复瓷器文物就变得至关重要,有效提高瓷器文物修复技术能够更好地保护我国的瓷器文物。

瓷器文物修复

  1、瓷器文物修复的常见误区

  1.1、瓷器文物修复的动机和目的不正确

  瓷器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瓷器文物记录了历史的发展过程,对瓷器文物的考古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使破碎的文物重新恢复本色,完整地展现给世人。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利益至上的思想影响,一些人在进行瓷器文物修复时目的和动机不正确。他们进行文物修复主要是为了瓷器文物能够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在进行文物修复时将文物的经济价值作为第一要素,而忽略了瓷器文物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就会导致在进行文物修复时,为了使瓷器文物能够获得大的经济效益,修复人员和单位会凭主观意向改变文物的原貌,终导致瓷器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被修改和破坏,造成后人在进行研究时出现错误。

  1.2、盲目应用各种现代技术

  瓷器文物主要存在于古代的墓葬中,由于受到自然力的破坏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瓷器文物会出现相当严重的破损,此时就需要对文物进行修复。就目前常规的破碎瓷器文物修复工艺来说,具体步骤主要有清洗、拼对、粘接、补配、着色等环节。本来文物修复的目的是要尽量还原文物本来的面貌,但是由于在文物保护与修复过程中过分依赖现代技术,在修复工艺和修复的程度上往往会出现画蛇添足的现象,改变了文物本来的面貌。例如,在考古过程中会发现一些瓷器碎片,经过拼接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瓷器器具。本来的修复工作只要将这些碎片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尽量保持瓷器文物的原貌。但是人们为了使瓷器文物更加美观结实,增加文物的观赏性,就会利用现代技术对瓷器的裂纹进行处理,表面增加一层现代涂料,以增加瓷器的光泽度。这样的修复方式就会导致瓷器文物失去原有的本色。因此,应用现代技术修复文物要适可而止。

  1.3、文物修复过程过于随意

  目前我国对于瓷器文物的修复还没有专门的行业规范,更没有国家标准,在修复过程中缺乏专业性,过于随意。再加上目前能够进行瓷器文物修复的专业人员极少,文物修复的时间、价格和具体标准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每一个修复师都以自身的专业角度来进行瓷器文物的修复,造成全国各地的文物修复标准和程度各不相同。例如,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中心,在瓷器文物修复领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景德镇修复人员凭借其高超的制瓷技艺,在进行陶瓷文物修复时,会对瓷器文物的大面积损伤通过接胎、补胎、重新做彩等工序来进行修复,也就是说,他们把文物修复作为一个瓷器的再加工过程。这样虽然能够达到商业交易的目的,但是将瓷器文物进行回炉重烧会对瓷器文物的原貌造成严重的破坏,使瓷器文物丧失原有的历史风貌,严重地销减了其历史、艺术价值。而考古修复和博物馆展览修复与之不同,他们的修复是尽可能保持文物本色,尽可能减少损伤。可以看出,考古修复和博物馆展览的修复是从瓷器文物保护和考古展览的角度进行的,不同于景德镇的修复过程。通过景德镇瓷器文物修复与考古修复及博物馆展览修复的对比,我们能够看出当前人们对瓷器文物的修复还存在认识误区,没有认识到在实际修复过程中对瓷器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严重影响。

瓷器文物修复

  2、完善瓷器文物修复的对策

  瓷器文物是不可再生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我们要对文物进行修复,以保证文物能够长久保存,为后人保存更多的历史文化艺术品,帮助后人通过瓷器文物更好地了解人类发展历史,这是我们进行文物修复的主要目的。文物修复就是维持文物上的无缺陷,保证其文化价值而进行的工作。但是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处理好文物的历史背景、文物本身各种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修复过程中要把握正确的原则。

  2.1、健全和完善的瓷器文物修复标准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瓷器文物的修复水平,使更多的瓷器文物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建立和完善瓷器文物的修复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出台专业的瓷器文物修复规定,并且将其纳入法律层次,对于那些破坏瓷器文物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人员要给予处分。具体来说:一方面,国家要对瓷器文物修复出台详细的修复细则,设定文物修复的原则和前提,保证文物的历史风貌,坚决杜绝为了追求美观和商业价值而改变瓷器文物的自身特点。例如,在进行考古过程中发现的瓷器碎片修复时,国家应该规定任何修复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改变瓷器文物的原始风貌和艺术价值,也就是不能进行煅烧改变瓷器表面的物质组成和颜色状态,只允许在瓷器接缝处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加强瓷器文物修复的法律监督。对于那些不按照国家规范进行瓷器修复的人要给予相应的惩罚,情节严重的应该承担刑事责任。通过法律来促使人们按照正确的修复原则和标准进行瓷器文物修复工作,使那些急功近利者因畏惧法律的权威,在进行瓷器文物的修复时能够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

  2.2、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借助现代技术发掘出了越来越多的瓷器文物,瓷器文物的考古发掘速度越来越快,每年有大量的瓷器文物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但是瓷器文物的保护工作却做得差强人意,大量瓷器文物由于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下降。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对瓷器文物修复的专业人才培养,使那些合格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不仅有高超的瓷器文物修复技术,而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能够深刻认识到瓷器文物是我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进行瓷器文物修复工作过程中要怀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以严谨的态度来面对各种损坏的瓷器。另外,在培养瓷器文物修复人才过程中,要使他们兼具历史学、考古学、美学、人类学、民俗、宗教等多方面的知识素养,不断丰富他们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使他们能够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等多方面认识瓷器文物,为瓷器文物修复工作奠定良好的内在基础。然后再结合专业的修复技术,就可以更好地完成瓷器文物修复工作,为我国保存更多的文化财富。

  2.3、重视瓷器文物修复过程相关信息资料的记录存档

  在文物修复保护过程中,相关信息资料的记录和存档对于文物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资料是修复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不仅记录了瓷器文物的全部信息,还记录了文物修复的详细过程,将修复文物的每一个细节都以文字形式记录在案,建立科学、完善的文物修复保护档案,让瓷器文物修复保护过程更加科学化、正规化。这也为以后的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

瓷器文物修复

  3、结语

  总之,罗马非一日建成,提升我國瓷器文物的修复水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当前文物修复的常见误区,如瓷器文物修复的动机和目的不正确、盲目应用现代技术、修复过程过于随意等。只有知道瓷器文物修复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才能因地制宜地提出有效对策,如健全和完善瓷器文物的修复标准、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瓷器文物修复过程相关信息资料的记录和存档。只有这样,我国的瓷器文物修复水平才能够稳步提高,从而保证瓷器文物历史风貌与文化价值。

以上是“瓷器文物修复的常见误区及完善建议”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古彩装饰中线艺术的应用

本文分析了古彩在发展中的特点,论述了古彩绘画中线条的设计运用,使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中国陶瓷釉上彩绘中古彩所表现出的魅力。

景德镇传统与现代陶瓷手工技艺的发展

本文简论了以景德镇陶瓷手工技艺为例的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陶瓷手工技艺的异同之处,并提出了在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之上如何发展现代手工技艺。

柴窑瓷器特征和文物价值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据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河南郑州。但是至今尚未发现实物及遗址。

陶瓷的历史与由来

从显微照相可见,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或是显微结构上,都己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标准了。

陶瓷的历史与由来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胎

什么是彩陶?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典型器物,彩陶艺术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日常使用或随葬的陶器上面有红黑等色的彩绘。

郎红釉瓷器特点(附鉴别方法)

郎红釉瓷器特点为“脱口、垂釉、郎不流”,观其里釉和足底有米黄色、微青色、白色三种。郎红胎骨洁白细密而坚硬,足底露胎处有火石红。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