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窑瓷器款识的特点与鉴定要诀

  明代瓷器的发展较为迅速,瓷器生产制作主要精力了三个发展阶段,并且不同阶段瓷器特点和规范不尽相同。特别是在明代瓷器款识方面,官窑瓷器的发展有效促进了瓷器款识的形成,也对瓷器的鉴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鉴于此,在了解明代官窑瓷器发展情况的过程中,针对瓷器的款识特点和鉴定进行系统的分析,能形成对明代瓷器款识发展情况的更加全面系统认识,对于更加系统的了解明代瓷器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明代官窑瓷器的款识和特点

  明代各朝瓷器的发展状态不同,瓷器款识也呈现出多变化的发展态势,下面就重点结合明代各朝瓷器款识特点进行细化的分析:

  洪武年间没有发现带有款识的官窑瓷器,民间瓷器中带有款识的也较为少见,一般只有青花书写的“福”、“寿”款。

  永乐年间官窑瓷器上开始正式刻制帝王年号款识,现存文物中,款识仅仅有篆书款的“永乐年制”。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明永乐时翰林学士沈度的端砚,就在端砚底部刻录了篆文“永乐乙未秋翰林沈度识”的文字,在对比分析后,发现此部分篆文与瓷器上的永乐款识存在相似性,因此初步判断永乐年间官窑瓷器上的款识有可能是沈度书写后再在瓷器上临摹印刻的。永乐年间官窑瓷器款识相对较少,一般仅仅在青花瓷、青釉瓷、红釉瓷、白釉瓷几种瓷器上出现过。而在青花瓷器中,一般仅仅在压手杯上出现过帝王年号款识。在单色瓷器中,款识主要有刻录款识和印制款识两种类型。永乐年间官窑瓷器款识具有“样式精妙”的特点,艺术价值相对较高。

  发展到宣德年间,官窑瓷器中帝王年号款识的数量出现了急剧增多的情况,主要款识以楷书进行书写,也有受到永乐年间瓷器款识影响,采用篆书进行书写的情况。对宣德年间官窑瓷器上的款识形式进行分析,发现基本上涉及到“宣德年制”以及“大明宣德年制”两种主要的类别,并且以楷书体的“大明宣德年制”款识为主,“宣德年制”款识出现的次数则相对较少。而在刻录的款识中,主要以楷体款识和篆体两种形式为主,其中楷体较为常见,在宣德年间的款识中,在现存瓷器中没有出现印制款识。宣德年间官窑瓷器上的款识一般有一个外围的单线圈或者双线圈,也有长方框类的表现形式,还有个别款识上使用了长方框外加双线圈的形式。宣德年间的瓷器款识落下的位置较为随便,一般在底足、口沿、器盖等位置都会落款,也有一些瓷器的落款处于耳部、里心、柄流等位置上,因此宣德年间瓷器款识被称之为“宣德款识满器身”。在宣德年间官窑瓷器的款识中,也出现过“大德吉祥场”、“敬权”等,但是都比较少见。

  景泰两个朝代尚未发现带有年款的官窑瓷器,而在正统朝代中,迄今为止遗存下来的民谣瓷器中存在“正统元年”和“正统捌年”两个类型化的款识。天顺朝现有瓷器中,仅有四件带有款识的瓷器,其中意见为官窑卵釉云凤纹瓷盘,所带有的款识为“天顺年造”,现在被英国达维护特基金会所收藏,另外两件的款识是青花三足筒炉,款识为楷书的“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还有一件是青花三足筒炉,款识为楷书的“天顺年”几个字。

  成化年间的官窑瓷器款识主要以楷书书写的“大明成化年制”为主,在青花瓷上较为常见,并且在款识文字外往往会添加双圈进行装饰,部分瓷器款识上也会添加双方框,也有部分瓷器的款识是没有圈或者框的。在官窑瓷灌中,部分器物底部写着“天”字款。成化年间的官窑瓷器款识一般“大”字具有“尖圆头非高”的特点,“成”字则能体现出“撇硬直到腰”的特色,“化”字被称之为“人匕平微头”,“制”字则具有“衣横少越刀”的特色,“明”字则可以体现出“日尖年肥胖”的艺术效果,“成”字则更多的表现出“三点头肩腰”方面的艺术特色。成化年间官窑瓷器款识改变了宣德年间的随意风气,款识逐渐表现出规范化、统一化和程式化的发展状态,款识一般出现在底部位置上,仅有少量款识会出现在器物边缘位置上,还有部分高足杯的款识刻划在高足杯里面,以环绕一周的方式表现出来。成化款的字体风格独具特色,被认为是皇帝亲笔书写的。

明代官窑瓷器款识

  弘治年间的官窑瓷器中,青花楷书款识较为常见,主要以“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两行款款识类型为主,也有部分官窑瓷器中存在“弘治年制”的篆款类型,并且主要以刻款为主。现存瓷器中,也有部分是使用红彩书写的“弘治年制”和“上用”两个款识类型,这些都是官窑瓷器中现存的器物款识。弘治时期的官窑瓷器款识整体风格较为秀气,并且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较大,字的边缘更加清晰,如图1。并且在弘治年间的官窑瓷器中,有一种黄釉把盏,在内底心的位置上书写“弘治年制”清华款篆字。

  发展到正德年间,官窑瓷器的款识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主要以六字楷体为主,也有部分涉及到四字楷体的款识,基本款识文字为“大明正德年制”以及“正德年制”,并且“正德年制”款识较为常见。正德年间的官窑瓷器款识中,书写款和刻化款都较为常见。并且除了使用汉文进行标注外,还开始采用阿拉伯文设计款识,也有部分款识以红彩梵文书写。正德年间官窑瓷器的款识颜色较为淡雅,与成化、弘治年间的风格具有相似性。

  嘉靖年间官窑瓷器款识一般印制在器物的底部,往往会使用楷书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并且多数瓷器带有双圈,器物书写或者采用横款书写的较为常见,但是在大盘、大缸等器物的口沿边缘位置上也较为常见。在嘉靖年间管要瓷器款识中,瓷器的款式主要有青花、红彩、刻字涂金等几种类型,并且款识都使用楷书进行书写,并且款识文字采用排列的方式,一般采用两行直款或者单行直款的表现形式,也有部分瓷器中采用了环形和十字形六字款的款识设计方法。在款识文字中,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排列。嘉靖时期官窑瓷器的款识字体相对较粗,并且颜色也较为凝重,表现出深紫色的特点,发色整体上犹如蓝宝石一样具有艺术性。“大明嘉靖年制”的文字笔锋也较为特别,并且在每个款识文字撇和捺的收笔位置都较为特殊。嘉靖官窑瓷器款识较为复杂,不仅有纪年款,还出现了地支款、堂号款等,瓷器款识内涵较为丰富。

  隆庆年间现有官窑瓷器主要都采用楷书六字款,主要款识为“大明隆庆年造”,一般四字款较为少见。隆庆年间的官窑瓷器中,款识外部主要使用双圈或者方框进行装饰,隆庆年间的款识主要有青花款识或者红釉款识为主,红釉款识在瓷器上的应用较多。

  万历年间官窑瓷器的款识主要以六字两行楷书书写为主,主要文字为“大明万历年制”,一般较少使用两行四字款识。部分款识中带有双圈,也有部分瓷器款识中没有使用双圈,还有部分瓷器中采用六字款环绕成圆形的方法。有部分瓷器款识为青花款或者刻划款。

  天启年间官窑瓷器的款识仍然以六字两行楷款为主要表现形式,款识的内容为“大明天启年制”,也有部分款识为“天启年制”。而到崇祯时期,官窑款识在瓷器上较为少见,主要款识为“大明崇祯年制”及“崇祯丁丑”两个类别,以楷体双行六字较为常见。

  二、后仿款的鉴定要诀

  对一件瓷器进行鉴定,应该重点分析瓷器的造型、款识、纹饰等方面,其中款识的鉴别能有效对瓷器使用者的身份、地位等进行区分,并且款识鉴别也能使瓷器鉴定方面涉及到的很多问题得到处理。在对后仿款进行鉴定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分析青花发色因素、字体写法因素以及器物造型、纹饰等进行区分,并且还要了解瓷器的整体艺术风格,使瓷器鉴定过程中保持严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明代社会瓷器的款识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并且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款识特点和风格,成为明代官窑瓷器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在研究中重点针对明代官窑瓷器的款识和特点进行分析,能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我国瓷器艺术的发展情况,对于我国陶瓷艺术和陶瓷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明代官窑瓷器款识的特点与鉴定要诀”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瓷器鉴定的正确方法

瓷器的鉴定是一门学问,收藏的苦乐个人自知。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鉴定方法,同时能认真实践,关注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成果,刻苦钻研业务,肯定能成为懂得鉴定的行家里手。

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方法(简单实用)

青花釉里红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与追捧。那么在收藏的同时,您是否对青花釉里红鉴别方法了解呢?下面就为大家说说简单实用的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方法。

古陶瓷的三种鉴定方法

古陶瓷真伪的鉴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经验鉴定,另一种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陶瓷进行鉴定的科技鉴定。第三种就是物质自然老化痕迹的微观鉴定。

提高瓷器鉴定能力的实用方法

提高瓷器鉴定能力的实用方法,首先要学会判断瓷器的新与古。当然,判断新瓷与古董的方面很多,如胎土、釉质、器型、彩料、画风等许多方面都是必须考察的重要问题。

元代青花瓷器鉴别

本文主要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主要探讨了元代青花瓷器鉴别中的几个问题。元代青花瓷器在造型、纹饰、胎釉彩、制造工艺等方面都符合当时的时代特色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