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品是目前唯一一种“既能观赏、还能把玩;既能使用,还能投资、收藏”的艺术品种。普通投资者,只要常学习、多沟通,勤比较、多观赏,并从装饰美、个性美、意境美、材质美等四个方面去学习鉴赏,就一定能踏上投资、收藏、鉴赏的康庄大道。
一、艺术陶瓷收藏“四步”
随着当代陶瓷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日渐红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陶瓷艺术品投资是一种回报颇高的投资方式,但却苦于不知如何准备?从何处入手?导致迟迟不能出手。其实,搞现当代艺术陶瓷投资收藏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神秘,笔者认为,普通人只要按照以下步骤去认真实践,并长期坚持,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一步——学习篇:磨刀不误砍柴功
要想投资、收藏成功,那么学习艺术陶瓷相关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很多时候,投资是否成功,关键是看投资者的品位和发现的能力,而不是财富的多寡。普通人若想进行陶瓷艺术品投资,需具备陶瓷应有的基本鉴赏知识。要做一名勤奋的、谦虚的学生,认真学习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请教甚至聘请各方面的专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除了阅读《中国工艺美术史》、《景德镇陶瓷精品鉴赏》、《景德镇中国陶瓷大师》等专业书籍外,还要对作品的工艺、造型、构图、釉料、印鉴、题跋等进行深入研究。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有可能进行投资,也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第二步——练眼篇:观千瓷而识器
投资收藏现当代艺术陶瓷,除了从书籍中学习陶瓷理论知识外,培养专业眼光,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也是关键的一步。而“练眼”的方法,无非就是多看、多观察、多思考、多比较。多到大型陶瓷博物馆、艺术陶瓷拍卖会、名家陶瓷展销会、艺术博览会上去看一看、走一走、比一比。多看顶级大师、资深教授的代表作品、艺术精品,并比较作品的异同点。
陶瓷制作的整个工艺是一个繁琐和复杂的过程。从选料、造型、拉坯、利坯、绘瓷、上釉、烧窑等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到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出现瑕疵、冲口、缺足、崩裂、脱釉等毛病。艺术陶瓷投资、收藏除了查看以上工艺细节外,还应审验颜色是否纯正。如青花是否纯净幽远,丰富润泽;釉里红是否红而不俗,层次多变;釉色是否亮丽莹透,无斑点瑕疵。精湛的工艺能确保胎釉细滑、胎骨洁白,画面色彩鲜明,层次清晰,不失国画的风韵。
现代艺术瓷,既要看装饰是否与造型统一,更要看装饰本身是否新颖和有创造性。瓷质材料的精美决定了装饰也应是惟美的。瓷上画面有画家的艺术个性,好瓷、好釉、好光泽,再配上好画,若细细观赏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好的瓷器装饰品应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给人以效果的完整性,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第三步——心态篇:长线是金 短线是银
艺术陶瓷投资、收藏者,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能盲目跟风,要慢慢地、长期地积累,形成自己的投资收藏风格和系统。正如景德镇现当代陶瓷收藏名家张海国先生所言,投资艺术品,要服从的是自己的内心,要买自己喜欢的作品,不能抱着即时获利的心态去做短线投机。
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黄山四千仞》瓷板画
张海国先生向笔者分析说:以景德镇的工艺美术大师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普通规格作品在1000元以内,2000年代初在1万至3万元,而在2012年更是攀升至10万至30万元。演绎了“十年涨十倍”的传奇。部分大师、教授的作品拍卖价格已近200万元,在2009年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中国首席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黄山四千仞》瓷板画以680万元落槌; 2010年5月,紫砂陶艺大师顾景舟创作的石瓢壶,在嘉德春拍上以1232万元成交,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单件成交价记录。
历史经验表明,投资收藏时间越久,回报率越高。
第四步——市场篇: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也看了一些展览、展销,那么,在市场上看到自己满意的或感兴趣的,而又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的作品,这时投资、收藏者就应该立即出手购藏,以免日后遗憾。
笔者的一位朋友就曾有这样的经历,他看中了一位名家的一个瓶子,但总感觉价格高了一点,希望等价格降下来再购藏。结果,一等几年下来,他看中的那件作品价格非但没有降下来,反而以每年30%的幅度上涨,且被他人捷足先登,令他追悔莫急。近,笔者在艺术陶瓷市场上了解到,一些当代名家艺术瓷作品价格正如笔者年初撰写的《2012年艺术陶瓷市场展望》中判断的一样,已悄然上涨30%左右,一些大家的作品更是供不应求。
随着市场对现当代艺术陶瓷的再认识,现当代艺术陶瓷价格会不断走高,且没有高,只有更高!投资、收藏者应及时出手,才能抱得“美瓷”归。
当然,作为普通投资、收藏者,笔者建议,刚进入艺术陶瓷领域时,应从“小”开始。可以先从几百元几千元的小茶杯、小笔筒、小瓷盘等“小陶瓷艺术品”入手。这样既可以练手,还可以练眼、练心,万一投资失败,也不至于损失惨重,给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二、艺术陶瓷鉴赏“四美”
随着国际知名拍卖行相继成功开拍当代陶瓷艺术品,以及近年来的楼市、股市的政策调控,使得社会上掀起了投资收藏当代艺术陶瓷的热潮。“投资有风险,收藏需谨慎。”对于当代艺术陶瓷,什么样的作品才值得投资与收藏呢?笔者认为艺术陶瓷有“四美”。只有具备了“四美”的作品才值得拥有,才值得投资与收藏!
第一美——装饰之美
装饰好比是陶瓷美术品的“服装”。所谓装饰美,是说它必须依附在陶瓷形体上,并和陶瓷造型协调一致给观者留下装饰美感。
陶瓷评论家陈雨前教授认为,装饰就是对被装饰主体进行美化加工,使被装饰主体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其基本要素包括装饰形象、装饰结构、装饰色彩、材质与表层处理等。装饰的艺术形式主要有绘画形式、图案形式、绘画与图案相结合的形式等三种。陶瓷的装饰技法有坯的装饰、釉的装饰和彩的装饰三种。
装饰美包括器型和绘画(上釉)两个方面,目前,陶瓷器型从种类上分有瓷板、瓷盘、四方瓷瓶等平面造型;瓶、罐、缸、坛等立体造型。
对于陶瓷投资者来说,要观察绘画是否根据器皿,随类赋彩、因器施画;是否体现了独一无二的审美要素,如瓷瓶的颈部、肩部、腰部等是否都有不同的变化?再如,陶瓷有高矮、胖瘦、方圆、平直、弯曲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器型,是否设计装饰了不同的画面?使人物、山水、花鸟等装饰物象各有所归。
此外,和谐之美、平衡之美、力度之美、韵律之美,也是衡量陶瓷艺术品装饰美的审美法则。
陶瓷的艺术美尽管通过整个作品来体现,但装饰是关键,是能体现艺术家的艺术技巧、功底、水平、修养以及审美追求。
第二美——个性之美
个性就是说,陶瓷艺术家要创造有自己艺术个性、艺术风格的作品,而不能千人一面,人云亦云,从而体现出艺术家的个性之美。
当代陶瓷艺术大师,不仅创作了许多美轮美奂的陶瓷艺术精品,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如刘远长丰富了瓷雕艺术的题材,在表现手法上由写实到写意,采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使作品更具个性:宁勤征创新了青花色釉综合装饰、现代刷花山水、高温亚光颜色釉装饰、高温中华红颜色釉;黄卖九创新了青花分水写意法和半刀泥陶瓷刻花技艺;秦锡麟创新了现代民间青花和现代陶艺;徐庆庚创新了粉彩艺术;杨苏明创新了捏雕艺术;赖德全创新了釉上珍珠彩;李文跃创新了墨彩描金特种工艺;李菊生创新了高温颜色釉装饰;刘平、徐亚凤创新了水点桃花;戚培才创新了手指瓷画;舒惠娟创新了无光粉彩;涂金水创新了瓷雕二次烧成法……
这些体现艺术家个性之美的作品,艺术价值高、观赏性好,代表性强,是收藏投资首选。
第三美——意境之美
吴冠中先生说:“技术是基础,意境很重要。” 邵大箴先生在《艺术格调》艺术中讲:“艺术品精神内涵的容量和深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件作品的优劣”。 所谓意境指的就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情画意。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陶瓷艺术家吸收借鉴中国画的绘画手法和审美观,注重意境的营造,集中了现实生活中美的精华,充分通过画面反映出生活中能唤起美好情感的特征,往往能引起观者美感与共鸣。
如景德镇首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就很讲究作品的意境。1991年他的水墨《天游峰》瓷板画,画面上天游峰耸立,游
人在峭壁中弯曲的山道上攀登,而作者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的“秋高气爽上天游”之一语双关的画题,既说明了季节,又点名了地点。好一幅富有秋游登山情趣的场景映入眼前,使人产生联想,恰似有一股上天游览的浪漫气息,使得瓷板画更富有诗情画意。
第四美——材质之美
陶瓷艺术品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它与国画及油画等艺术品相比,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材质美。一件陶瓷制作,有几十道工艺,用宋应星的话说:“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陶瓷被称作“火的艺术”,这是它的实质所在,一切工艺过程和技艺手段后都得经受火的淬炼。“成如容易却艰辛”,只有全部完满通过每道工序,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成品,可以说,一件工艺性完美的陶瓷艺术作品的确来之不易。
因此,投资收藏艺术陶瓷,首先就要考察器皿是否具有材质美的特征。比如说景德镇陶瓷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材质特色,即“白如玉”指瓷质白度;“薄如纸”指瓷胎厚度;“明如镜”指釉质透明度和滋润感;“声如磬”指瓷质的音乐感。在工艺上陶瓷艺术品已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材质本身就能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
三、结束语
陶瓷艺术品以其精巧的装饰美、梦幻的意境美、陶艺的个性美、独特的材质美,形成了特有的陶瓷文化,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并逐渐成为人们投资收藏的首选。作为普通投资者,只要按照收藏四个步骤和鉴赏四种审美角度,勤比较、多观赏、勇实践、善学习,就一定能揭开“现代陶瓷艺术品投资、鉴赏”的神秘面纱,踏上投资、收藏、鉴赏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