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品即人品 茶道即人道

  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从中获得感悟或精神的“纯化”,是人们把茶道局限在深层次或程式化的认识所作的修正。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小桥流水的场景已退缩至公园或家庭一角;人们为赶上经济大潮适应紧张的工作节奏,即使留恋,也只能把对传统文化的恪守深刻于内心,换之以“浅然”来对待周围的人与事,与此同时,花花绿绿的消遣和娱乐也应运而生。显然,历史上文人雅士式的品茶,代表的是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沉积,会使年轻人感到气氛颇为严肃。人们对品茶已是小心翼翼,何况是高深或神秘的茶道。好在历史的、文化的原因,是中国人就会喝茶,人们喜欢茶的“可口、可乐”,由此而能带来的意境,自然不会拒绝,毕竟,茶香在口,通过认识与引导,还有助于为生活的诗化增光添彩,何乐而不为呢!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当代茶艺,也可理解为在茶的“可口、可乐”的基础上,引导茶的意境与茶道相通,展示“真、善、美”的内涵。

  现代茶科学的发展,难以对历史上文人墨客或得道高人专利式茶道做出解释,但倒是有利于作‘意境’式的诠释。茶是通过色香味形的充分发挥而绐人带来舒适的感受,而现代的科学技术可以通过了解茶的自然科学性,学习茶的自然品质特性来了解茶理,来体会茶给人带来的妙趣,如像人们希望般的品性和情境一样“茶是独一无二的文明饮料,是礼貌和精神的化身”。茶道,可从两方面加以理解,—是茶为真正健康文明的饮料。茶的自然科学性表明:茶无愧于是21世纪的理想饮料,茶有助于养性、静心。在健身方而有如中医般的功效和调理机能。二是茶与“人的自然天性”相联系,也即人性中近于“道”的本质。换一种角度说:当人们诸如人性本善或本恶争吵不休时,茶性及与此相伴的意境却给人以启示,喝茶时人们所体现的初的一面却是为“自然”的。

  茶的意境,即与茶相伴而来的、给人以清新、淡雅、闲适、悠然,亲切而自然;因此,茶才不同于一般口腹物欲。饮茶可以是一种习惯,给人以助思考、添情趣。举杯饮茶之“举”,可以理解为一种期待,颇为形象;茶之为物,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的人生世界。这是由茶中的意境所引导,让人们从茶的感觉中放松“心灵”,让人更睿智地领会世界上的人与事,或感受“心原本是一壶茶,包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这似乎又把茶的意境与“即茶即道”相联系了。

茶杯

  文人茶器

  茶杯以纯白、洁白为上;茶壶则以宜兴砂者为上,即不夺香,又无土气;煮茶风炉以“苦节君”竹茶炉为上,象征君子守节有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艺是一种物质活动,更是精神艺术活动,器具则更要讲究,不仅要好使好用,而且要有条有理,有美感。所以,早在《茶经》中,陆羽便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

  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饮一杯茶有这么多复杂的器具似乎难以理解。但在古代,则是使饮茶至好至精的必然过程和礼仪。用器的过程,也是享受制汤、造华的过程。其实,现代烹饪所用器具较陆羽二十四器更为复杂,只不过厨师作,客人吃,不知其中艰辛而已。中国古代茶人,用这样细腻的描述体味自煎自食的乐趣,也从中表现实践精神。陆羽当时便说明,所谓“二十四器必备”,是指正式茶宴,至于三五友人,偶而以茶自娱,可据情简化。

  宋代不再直接煮茶,而用点茶法,因而器具亦随之变化。宋代茶艺,处处体现了理学的影响,连器具亦不例外,如烘茶的焙笼叫“韦鸿胪”,自汉以来,鸿胪司掌朝廷礼仪,茶笼以此为名,礼仪的含义便在其中了。碎茶的木槌称为“木侍制”;茶碾叫作“金法曹”,罗合称作“罗枢密”,茶磨称“石转运”,连擦拭器具的手巾都起了个高雅的官衔,叫作“司职方”。且不论这些名称所表达的礼制规范是保守还是进步,其中的文化内涵则一目了然。可见,中国古代茶具不是为繁复而繁复,主要是表达一定思想观念。宋代全套茶具以“茶亚圣”卢仝名字命名,叫作“大玉川先生”。足见,仅以使用价值来理解古代茶器是难得要旨的。今人参观日本茶道表演,看见方巾、水方、小刷子等一堆器物,而不知其义。不用说现代中国人,即便日本茶道师,使用这些器物也不一定尽知其中含义。因此只能从文化观念上,才可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明代朱元璋开始废团茶,散茶大兴。此后,烹煮过程简单化,甚至直接用冲泡法,因而烹茶器皿亦随之简化。但简化不等于粗制滥造,尤其对壶与碗的要求,更为精美、别致,出现各种新奇造型。由于中国瓷器到明代有一个高度发展,壶具不但造型美,花色、质地、釉彩、窑品高下也更为讲究,茶器向简而精的方向发展。壶、碗历代皆出现珍品,如明代宜德宝石红、青花、成化青花、斗彩等皆为上乘茶具。壶的造型也千姿百态。有提梁式、把手式、长身、扁身等各科形状。图案则以花鸟居多。人物山水也各呈异彩。

  清代京师,则自有独特的高雅茶具。老北京大家贵族、宫室皇廷,乃至以后许多高档茶馆,皆重盖碗茶。此种茶怀一式三件,下有托,中有碗,上置盖。盖碗茶又称“三才碗”。三才者,天、地、人也。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一副茶具便寄寓—个小天地,小宇宙,包含古代哲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盖碗

  盖碗茶源于何时,至今无定论。茶托又称“茶船”,民间相传为唐代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所造,始为木托,后以漆制,始称茶船。

  明清以后,茶具不仅为实用,而且成为十分典雅的工艺品,许多家庭喜欢摆一套精美茶具,有客来沏一壶好茶,列杯分茗,既是亲朋情谊,又是艺术品的陈列欣赏。中国人茶艺观点可以说已深入干家万户。

以上是“茶品即人品 茶道即人道”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茶席文化

茶席,原作坐卧之垫具,后引申为坐席、席位及酒筵。然而,当茶席与茶结合,就逐渐形成内容丰富、个性独特的茶文化表现形式。

茶品即人品 茶道即人道

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从中获得感悟或精神的“纯化”,是人们把茶道局限在深层次或程式化的认识所作的修正。

道不尽的茶文化

茶道,以修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文人雅士集会中的各种茶事活动展示了主人的茶道修养,并从中体现了主人的个人文化修养。

日本茶道中的文化精神

通过对日本茶道中茶具及茶室布置等方面的分析,来简单探讨日本茶道中所体现的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以及其蕴含的禅宗精神。​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