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春瓶又叫玉壶春壶,是宋瓷中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典型器物。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据说其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从早的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器。
“玉壶”早见于《汉书》,指玉制的壶型配饰。唐代司空图《诗品·典雅》云“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陈子昂诗“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指美玉制成的壶。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又成了酒壶的美称。宋代叶梦得《浣溪沙·送卢》中有“玉壶冰酒酿新泉”句。《水浒传》第三十七回“酒保取过两撙玉壶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有学者认为“玉壶春瓶”的名称是因“玉壶春”酒而来。岁月变迁,“玉壶春”逐渐融入了中国的诗酒文化,并成为其重要坐标,可谓“一把玉壶春,悠悠酒香情”。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鹿鹤同春玉壶春瓶
此件雍正官窑青花釉里红“鹿鹤同春”玉壶春瓶,底有磨款,但依稀可辨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常见磨款种类有:1、瓷器作伪的方法之一。多见于清代制品或新器。人为地磨掉器物底足内青花或红彩等款,露出砂底。以冒充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器物。磨款痕迹较明显。擦痕一般不易掩饰;2、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大批宫中宝物散失到民间。慈禧返京后清廷曾下诏:“凡吾官民如见宫中之物者一律送还宫中,如有隐藏者重罪治之。”故有怕事者将底款磨去,借以逃脱。
此瓶器型秀美,线条流畅,胎质细腻,通体施自釉,釉面光滑莹润,釉下画面以翠蓝色青花绘松竹石,以釉里红描绘花卉和鹿鹤同春纹饰。所绘松竹、椿树、花卉茂盛,一仙鹿行在山石间,口衔灵芝,鹿首回望,天空中云彩飘逸,仙鹤翱翔其间,一派祥和气象。画面纹饰形象生动,寓意吉祥,耐人品味。全器所绘青料用分水晕染,浓淡深浅富于变化,青花色泽浓艳,层次分明。釉里红晕散自然,绚丽夺目。所绘技法将中国绘画的勾、染、皴、擦、点等各种手法并用,使构图多样化,饶有一番趣味。纵观整个画面,红蓝辉映,颜色璀璨,在莹润细白的釉面衬托中,令人顿生惊艳之美。
雍正一朝虽然只有13年,制瓷成就却达到了清代官窑的历史高峰,其品种之多,制作工艺之精,都是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而青花釉里红当属雍正釉下彩中极品。青花釉里红,是指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装饰手法,指用青花料描绘图案,然后施透明釉,再以1300℃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后用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配制的彩料,在坯体上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经1250℃~1280℃的强还原焰气氛烧成,呈现娇妍而沉着的红色纹饰。青花釉里红瓷器的工艺复杂,要求严格,在元、明时期官窑和民窑作坊都生产很少。到康熙时,釉里红工艺得到极大提高,尤其对铜元素成色机理有比较科学的了解,运用在瓷器的制作工艺上,把握比较准确。雍正青花选用浙江上等青料,加以精炼,颜色幽静而匀润,釉里红则色泽淡雅而温和。绘画风格也由康熙的粗犷放达转为雅致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