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装壶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倒装壶,是非常罕见的文物。那么,专家是如何断定这件没有盖的瓷壶是一件酒壶?它究竟是从哪里倒酒的呢?

倒装壶(图1)

  提梁青釉倒装壶是一件稀世罕见的珍贵文物。此壶色泽如玉,刻画的线条优美流畅,处处显出宋代瓷器潇洒飘逸的神韵。值得一提的是,倒装壶的前部装饰十分独特,有一大一小两只哺乳的母子师组成,母狮前肢趴地,后肢躺卧,引颈抬头,大张的嘴巴似乎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准备迎击来犯的敌人,以保护膝下幼崽。而幼狮则悠闲地伏在母狮怀中吃奶,无忧无虑,憨态可掬,母狮的凶悍幼师的乖巧,母子亲情在陶瓷工匠的手中被刻画的惟妙惟肖。

  可奇怪的是,倒装壶虽然有盖,但是它的壶盖和壶身是融为一体的,所以不能打开。既然这件宝贝被专家定为是一件酒壶,那到底从哪里到酒呢?

  原来秘密就在壶的底部,将壶倒置,在壶底的正中心,有一个梅花状小口,这就是壶口。将酒从壶底的口注入,再正过来从壶流就流出了。这种壶也被称为倒装壶、倒注壶。酒水倒地装进壶内,为什么不会流到外边来了?

  倒装壶的制作方法

  在倒装壶的壶底中央有一个梅花孔的入口,从这个入口注水,然后将壶正过来,水却一点不会漏出,不得不感叹古人精巧的设计和过人的智慧。那么古人是如何设计的呢?

倒装壶(图2)

  通过倒流壶的剖面,根据物理学中的连通器液面等高原理制作而成。其中的原理就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的时候,容器的液面就会保持水平。

  据史料记载,倒流壶的制作也是倒着做的。把壶的形状做好之后,需要将导管放入壶底,成型之后再把壶底封上,只留出梅花孔,再烧制成型。

倒装壶(图3)

  因为倒流壶的盖子不能打开的,所以密封性会更好,也更大程度上避免的空气中的灰尘落入壶内。一千多前的祖先们就知道了如何做好密封,真的很了不起。

以上是“倒装壶”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下一篇:暂无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商代灰黑陶弦纹十字镂孔豆

灰黑陶弦纹十字镂孔豆 高12厘米 口径15.8厘米 底径10.4厘米 河南省郑州商代遗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泥质灰黑陶。直口,宽沿外折,圆唇,浅盘,圜底。下有近直壁圈足座。盘

马蹄窑

马蹄窑和葫芦窑是景德镇湖田窑系中特殊的瓷窑。它们在明代时期生产芒口瓷,具有方中带圆的形状,下部较大,上部较小,很像马蹄下部的蹄甲。

商代灰陶带鼻弦纹壶

商代灰陶带鼻弦纹壶 高24.5厘米 口径7.7厘米 底径11.7厘米 河南省郑州商代遗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泥质灰黑陶。小口、圆唇、斜直颈、深腹下部略鼓、圜底,下附矮圈足。颈

商代青釉原始瓷尊

商代青釉原始瓷尊 高11.5厘米 口径18.3厘米河南省郑州二里岗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原始青瓷。大敞口,宽沿外卷,方唇,颈内收、折肩、深腹、圜底微内凹。肩与腹部拍印小方格纹。胎

商代陶鬶式罐

商代陶鬶式罐 高11.5厘米 口径9厘米 底径4.5厘米 浙江省潘板大溪出土 浙江省余杭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泥质灰陶。敞口、直颈、腹圆鼓,圜底。口与颈的前部捏成凹槽状流,形似鬶形口

商代灰陶饕餮纹罍

商代灰陶饕餮纹罍 高31厘米 河南省郑州出土 河南省博物馆藏 细泥灰陶。直口,厚圆唇,长颈,折肩、深腹圆鼓,圜底,下附圈足。颈、肩、腹与圈足表面各饰有弦纹,特别是在上腹部

夏朝白陶人字纹鬶

夏朝白陶人字纹鬶 高26厘米 河南省巩县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白陶。敞口,流残,长颈斜直内收,深腹微内凹,三个无足尖的袋状足。器的一侧颈与袋足间有一个上宽下窄扁体拱形鋬,为

夏朝灰陶篮纹鼎

夏朝灰陶篮纹鼎 高29厘米 口径25.5厘米 河南省淅川县下王岗出土 河南省博物馆藏 砂质灰陶,形制为敛口,宽折沿、圆唇,深腹圆鼓,圜底,三个扁稜形足,并在足的外稜上捏制有锯齿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暂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