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国陶瓷业繁荣鼎盛时期,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的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
官瓷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一个专属名词,特指宋代官窑的产品。
南宋文人叶寘在其《坦斋笔衡》中言“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记载了徽宗自置窑烧造官瓷这一重大的陶瓷历史事件。因为官瓷的身世特殊、经历曲折,其“前世今生”颇耐寻味。
宋徽宗因信奉道教而崇尚青瓷,对纯色的白瓷不很重视,认为白瓷太刺眼,有锋芒外露之嫌,且其单一的色调难以抵达丰厚多变的高度。
而青瓷温柔敦厚,委婉含蓄,能窑变出许多深浅不同的青绿釉色,既可体现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中庸思想,故深契徽宗之意。
北宋官窑
南宋顾文荐在《负喧杂录》中有:“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这是最早对北宋官窑的记载,“政和”是宋徽宗赵佶年号(1111~1118年),“京师”为汴京(今开封),故名北宋官窑又称汴京官窑。在之前的知识点中,笔者有说过,在北宋宫廷所用之瓷器(包含汝窑、定窑、钧窑、耀州窑)都是由民间进贡而来,但是,只有北宋的官窑是文献记载的置窑场烧造宫廷用瓷。现在因为汴京城遗址已深埋于黄河泛滥的泥沙之下,至今没有找到窑址及其更多的北宋官窑的资料。
从传世北宋汴京官窑瓷来看,与汝窑在器型、釉色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北宋汴京官窑瓷以粉青釉为多,其次为月白釉,另外还有翠青、天蓝、天青等釉色。釉层均厚,釉表有鳝血纹或冷纹,纹片或疏或密,清晰可辨。
其器型有贯耳穿带壶、贯耳弦纹壶、三登方壶、弓耳扁壶、琮式瓶、弦纹八棱盘口瓶,弦纹旧刻,如“一”“甲”“申”等单字。此外,清乾隆皇帝也曾命清宫造办处工匠在北宋官窑瓷上刻御制诗,共刻过十多件。
1127年,北宋灭亡,赵构南渡长江,定都临安(今杭州),在杭州另立新窑,前有修内司,后有郊坛下,吸收了汴京官窑、汝窑和龙泉窑的特点,生产御用瓷器,被世人称呼为南宋官窑。
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在杭州乌龟山、老虎洞先后发现了窑址,分别是郊坛下窑址和修内司窑址,通过考古认证了南宋叶寊的《坦斋笔衡》:“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宫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 及“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的记载。
郊坛下(乌龟山窑址)官窑的特点:
在南宋前期受到北宋官窑和影响较大,胎采用了瓷石+紫金土的“二元配方”工艺,胎色有深灰、浅灰和灰黄之别,胎体有厚薄不同,以胎骨坚薄者为多。
早期产品施一次釉,一般采用支钉窑具支烧,底足包釉而外底留有支钉印痕。晚期采用多次施釉、素烧的复杂工序,釉层丰厚若堆脂,具有良好的类玉效果,而胎壁坚薄,最薄的在1毫米以下,达到了薄胎而厚釉的效果。也有“紫口铁足”的形态特征。
釉色的发色有灰青、粉青、月白、天青、油灰等几种釉色。发色较修内司官窑差一些。釉面有疏密不等的开片。
个别瓷器上刻有“甲”字铭文,还有的铭文是在清代被刻上的乾隆御制诗。
修内司(老虎洞窑址)官窑的特点:
瓷胎有厚胎和薄胎两种,胎体上以厚胎薄釉、厚胎厚釉为主,薄胎厚釉是少见精品。胎色上有灰色、黑色、黑灰色、紫灰色几种,有的器物口沿有灰色边。
传世南宋修内司官窑的釉色,有粉青釉、月白釉、浅青、天青、翠青、灰青、炒米黄等色,其中以粉青釉最好。釉层较厚,釉面上均有蟹爪纹开片。
工艺上,薄胎瓷底周有支钉,是支烧,有的器物有二层支钉。厚胎瓷为垫烧。瓷器口部釉薄处呈现出一抹赭黑色的胎色,而底和圈足露胎处涂有赭色、黑色、紫黑色护胎汁,即所谓“紫口铁足”的特征。
在传世的修内司官窑瓷上刻有不少清高宗乾隆的御制诗,另外也有刻“殿”“元”“正庵”“文”等字的铭文。